
内容简介
《武汉巷史》共分十九章,较为详细地介绍了1885年—1944年日本租界时期武汉历史文化、生活娱乐、新闻报刊等方方面面的情况,再现了武汉当时的生活场景。尤其是“武汉报刊史”、“汉口烟花巷史”、“一元路回忆录”、“正金职员失踪事件”、“中山路变迁史”等章节。 《武汉巷史》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,详细而具体地进行了描述,为我们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,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。
目录
第一章武汉的地形 第二章武汉的气候 第三章武昌历史沿革 第四章汉口历史沿革 第五章村落时代的汉口 第六章国际都市——汉口 第七章汉阳历史沿革 第八章日侨开拓年代 第九章武汉报刊史 第十章汉口神社 第十一章江汉中学 第十二章火葬、教育、出生 第十三章市政街今昔记 第十四章汉口烟花巷史 第十五章一元路回忆录 第十六章正金职员失踪事件 第十七章中山路变迁史 第十八章武汉大学的沿革 第十九章武汉之脐——下新河 译后记
内容试读
那时武汉革命暗潮涌动。就此稍加说明。一提到中国的革命,大家自然会想到孙逸仙的革命,其实还有其他人策划的革命。孙逸仙的革命是推翻满清政府,将政权从满人手中夺回到汉人手中。而明治三十一年(1898年)由康有为等人发起的革命是逼西太后退位,拥立光绪皇帝,建立新政。最后变法在北京失败,康有为、梁启超都被判刑。在日本人的帮助下,康有为逃到香港,梁启超逃到日本。这次变法自强、最终失败的政治改革发生在我国明治三十一年(1898年)。次年即1899年,唐才常在湖北企图革命。唐出身湖南,宣称民族自决,在武穴举兵,袭击武汉。这伙人在上海开办富有票,被世人称票匪。唐才常有两个儿子,一个叫唐莽,辛亥革命时跟随黄兴,今日应该还活着。唐才常在武穴举事时,日本陆军中尉甲斐靖同行。甲斐毕业于日清贸易研究所,其前身为同文书院。甲斐没有接受过正规陆军将校的教育,应该是少尉,但当时都称他中尉。因为甲斐是中尉,所以唐请他做参谋,一同起兵。武穴起兵失败,唐一班人马全部被捕,在武昌悉数被处死。但是由于甲斐是日本人,我去武昌救回了他。张之洞说:“他是大逆贼,考虑到他是日本人,所以引渡给日本官厅处置。”于是交给了我。因为甲斐得以保命,张之洞对我极为不满,认为我没对甲斐采取任何处置措施。之所以没有处置甲斐,是因为当时领事馆里没有监狱,况且甲斐的行为在法律条文中找不到合适的定罪条款。
将甲斐留在领事馆,法国领事不同意,说他是颠覆清朝的大罪人,会影响租界的治安。由于没有处分甲斐的法律,我给予他三年禁止来华的处分。张总督认为甲斐应该和中国人一样由日本方面判处死刑,结果没给他定罪就遣返日本,实在是荒谬之极。张总督电命驻日公使李世铎,必须将罪犯遣返中国,并命他就此事与当时的青木周藏外相进行交涉。我通过李世铎带话说想面会张总督,当面解释甲斐作为唐的参谋,没有定罪的原因是没有处分他的法律条文,并且已经处罚了他。可是对方盛怒之下不愿会见。
三四个月后,一份详细的说*告递到了张总督面前。大致内容是:“日本人来到外国即便发生仇视该国皇室的事件,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文,不能判刑。日本只有对日本皇室发生类似事件进行处分的法律。关涉外国皇室,已有先例,例如儿岛惟谦处分津田三造就是同样的理由,即日本对这种行为没有定罪的相应条款。”张之洞开始接纳这种解释,并逐渐恢复以前的融洽关系。以上就是明治三十二年(1899年)唐才常民族独立自决革命事件中与日本相关部分的大致内容。